济南大学科技处  
English    旧版入口    济大首页    
首页栏目
 
当前栏目: 科技动态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科技动态 >> 正文

中国有机会成为半导体照明产业强国 ——记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

2010-12-06 管理员 点击:[]

来源:科技日报作为新材料产业的重要代表之一,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已经在世界各国掀起高潮。中国的半导体照明产业起步晚,规模小,技术力量弱,如何能够在未来取得突破性发展?对此,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吴玲表示,围绕产业链,以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为载体,提升产业共性技术和集成技术研发能力,将是联盟这种新型组织形式引领产业发展的任务。

自2003年科技部牵头启动“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”以来,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,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研发体系和产业链,并在示范应用方面走在了前列。“从2000年开始,半导体照明企业从无到有,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为4000多家,今年的产值有可能超过1200亿元,未来的5年的增长超过50%,专利的数量近三年是前18年的总和,而且专利申请单位52%是国内的机构。”吴玲告诉科技日报记者。

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,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,缺乏龙头品牌企业,中小民营企业占80%以上,规模小、资源分散、创新能力不足;研发投入不足,研发力量分散,缺乏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;产业发展环境不够完善,检测、标准、认证体系尚未建立,国家与地方,跨部门、跨行业统筹协调不够。

吴玲表示,在未来的5到8年,中国有机会成为世界半导体照明的产业强国。“革命性技术产生的新兴产业一般培育期是20年,现在刚刚15年。未来的5年,就是说作为培育期的最后5年是最关键的时期。”吴玲说。

“下一步联盟亟须做两个方面的工作:第一怎样实施技术支撑;第二怎样拉动和培育大市场。”吴玲指出,打通和围绕产业链构建技术创新链,根据半导体照明产业链条长、企业规模小,研发力量分散现状,创新研发体制和机制,围绕产业链在前后端建立两个开放的、国际化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,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,实现下一代白光技术突破与应用集成创新。

她表示,联盟还将开展持续的产业发展战略研究,加强上下游、产学研的合作,促进技术整合和产业重组,形成一批龙头品牌企业,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。“以联盟为依托,组织和协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,包括统筹规划半导体照明检测与质量认证平台建设,协调建立网络式的检测平台体系,加快标准体系建设;组建专利池,支持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,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;加大人才培养力度,培育创新团队,提高产业持续创新能力;实现产学研、上下游在信息层面的无缝衔接。”

上一条:济南大学2010年科技工作通报会召开
下一条:我校联合承担的一项国家863计划项目通过验收

电话:0531-82765673 
邮箱:
kjc@ujn.edu.cn 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办公楼508

友情链接:
           
Copyright  2005-2019 济南大学科技处 鲁ICP备09051414号